1st
双向平面推力球轴承在润滑管理上需重点关注润滑脂选择、填充量控制、环境适应性、定期维护及操作规范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润滑脂选择
根据工作温度选择:
滴点:滴点是评价润滑脂高温性能的主要指标,轴承实际工作温度应低于滴点10-20℃。对于合成润滑脂,使用温度应低于滴点20-30℃。
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性能:在高温环境下,应选择具有良好氧化安定性的润滑脂,以防止润滑脂在高温下变质。在低温环境下,应选择低温性能好的润滑脂,以确保轴承在低温下仍能正常运转。
根据轴承负荷选择:
对于重负荷轴承,应选择针入度小的润滑脂,以确保润滑脂在高压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。
在高压下工作时,除针入度小外,润滑脂还应具有较高的油膜强度和极压性能,以防止轴承在高压下发生磨损或咬死。
根据环境条件选择:
在干燥和水分较少的环境中,可以选择钙基润滑脂或钠基润滑脂。
在湿度较大、水分较多的场合,应选用钙基润滑脂,因为它不易溶于水,能更好地防止水分侵入轴承内部。
在高温、高速的条件下,脂润滑可能不适应,此时可采用油润滑,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带走大量热量,降低轴承温度。
二、润滑脂填充量控制
填充量原则:
润滑脂的填充量应适中,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。
一般来说,润滑脂的填充量应相当于轴承内部空间容积的1/3*1/2。对于高速轴承,填充量应进一步减少*1/3左右,以减少润滑脂对轴承旋转的阻力。
填充量过多或过少的危害:
填充量过多会导致轴承运转时润滑脂搅拌发热,使轴承温度升高,甚*可能导致润滑脂变质失效。
填充量过少则会导致轴承润滑不足,增加磨损和发热,缩短轴承使用寿命。
三、润滑脂更换与补充
定期更换润滑脂:
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变质、受污染或失去润滑性能,因此需要定期更换。
更换周期应根据轴承的工作条件、润滑脂类型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。一般来说,在运转温度为50℃以下、灰尘少的良好环境下使用时,润滑脂可一年更换一次;当油温达到100℃时,需3个月或更短时间更换一次。
补充润滑脂:
在轴承运转过程中,如果发现润滑脂不足或变质,应及时补充或更换新的润滑脂。
补充润滑脂时,应确保新润滑脂与原有润滑脂类型相同或兼容,以避免不同润滑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润滑性能下降。
四、润滑脂使用环境与操作规范
保持工作环境清洁:
轴承对杂质非常敏感,微小的颗粒如灰尘、金属屑等进入轴承内部会增加摩擦、磨损,甚*导致轴承卡死。
因此,应尽量确保轴承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,对于一些高精度设备,可能需要在无尘车间等特殊环境下使用轴承。
正确安装与拆卸轴承:
轴承的安装和拆卸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,避免对轴承施加过大的冲击力导致轴承变形或损坏。
在安装过程中,应确保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尺寸符合要求,避免过盈或间隙过大导致轴承运转不正常。
定期检查与维护:
定期对轴承进行外观检查,查看是否有磨损、裂纹、腐蚀等迹象。
监测轴承运行时的温度、振动、噪音等参数,判断轴承的健康状况。如果发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停机检查并处理。